“予本萍泛者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予本萍泛者”出自唐代薛据的《登秦望山》。
“予本萍泛者”全诗
《登秦望山》
唐代 薛据
南登秦望山,目极大海空。
朝阳半荡漾,晃朗天水红。
谿壑争喷薄,江湖递交通。
而多渔商客,不悟岁月穷。
振缗迎早潮,弭棹候长风。
予本萍泛者,乘流任西东。
茫茫天际帆,栖泊何时同。
将寻会稽迹,从此访任公。
《登秦望山》薛据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《登秦望山》是唐代诗人薛据的作品。这首诗描绘了登上秦望山后的壮丽景色,以及诗人对于岁月流转的思考和对于未来的期盼。
诗中描绘了诗人南登秦望山,眼前是无边的大海和广阔的天空。朝阳的光芒在海面上荡漾,映照出一片红色的天水。山谷中的溪水喷薄而出,江湖之间交通频繁。然而,许多渔商和客人并不意识到岁月的有限,他们忙碌于生计,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。
诗人振缗迎接早潮,等待着长风的到来。他自称为“萍泛者”,随波逐流,任凭东西方的流转。他的帆船在茫茫天际漂泊,不知何时能够找到栖息之所。他想要寻找会稽的足迹,从此访问任公(可能是指某位友人或官员)。
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,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转和未来的思考。诗人站在秦望山上,眺望着辽阔的大海和天空,感叹时间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。他希望能够像飘荡的浮萍一样,随波逐流,找到自己的归宿。他渴望寻找友人,与他一同分享人生的喜怒哀乐。
这首诗